新周报 总第905期
2024-12-18 16:57 知音官网发布
邓小平指导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能否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邓小平用了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提出三条总的要求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多次讲话中,及时表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鲜明态度。1978年11月25日下午,邓小平同华国锋、叶剑英等听取汇报时指示: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毛主席的旗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旗帜,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毛主席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外国人问我,对毛主席的评价,可不可以像对待斯大林评价那样三七开?我肯定地回答,不能这样讲。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强调: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托,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他在讲话中列举了几种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并逐一辨析驳斥,最后强调: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历史决议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进行,由邓小平亲自主持。邓小平高度重视决议的起草工作。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历史决议正式通过,他就历史决议的起草、修改,共进行了19次重要谈话。
1980年3月19日,他在同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提出《决议》要体现三条总的要求,或者说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决议对过去的事情作个基本的总结。他强调,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条。
1980年5月23日,起草小组拿出了首次供中央书记处讨论的决议初稿。邓小平看后,认为稿子没有重点论述毛泽东思想,即: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说清楚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的具体贡献。邓小平要求决议起草小组重新写。
着眼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大局进行评价
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找胡乔木、邓力群谈话。重申了起草决议的指导原则。他语重心长地说:关于毛泽东同志功过的评价和毛泽东思想,写不写、怎么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
他尖锐地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1981年3月24日,邓小平到中南海陈云住处,专门征求陈云对决议起草工作的意见。陈云对决议稿提出两点修改意见:一是要专门加一篇话,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60年。这样写,毛泽东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二是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的哲学著作……(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